英语学院喜迎校友 共贺贸大60岁生日

来源: 时间:2011-09-01 作者:

英语学院与学校共同走过了60年风雨历程,毕业生足迹遍布海内外。为了让更多的校友回来共庆母校60岁生日,英语学院广泛邀请了海内外历届校友共享节日的欢乐。25日校庆日当天,近500名英院校友齐聚惠圆。


9 月25日 庆典大会和校庆午餐结束后,除了学校提供的历届校友聚会场地之外,英语学院给校友们也在诚信1314会议室专设了接待处,向校友介绍英语学院的发展和进步。60年代的老校友们感慨现在的教学条件今非昔比,但艰苦的条件和那时就有的优秀师资、精英式教育和开放的办学理念将他们锻造成外贸外交战线上的领军者,可贵的是这种优良的办学传统一直在延续;老校友们还侃侃而谈,不忘趣忆当年求学时的点滴。另外,老校友们还和在校学生互动,就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将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探讨,让年轻人受益匪浅。


英语学院还特地安排了记者采访。受访的校友们纷纷送上祝福,表示回到母校感到特别高兴,特别是看到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的脸上都写着骄傲和自豪。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记者们的部分采访成果:



英语学院校庆采访花絮



1955届校友佟志广:回家很高兴


在体育场西侧的签到处,我们见到了55届校友佟志广。他是前外经贸部副部长,前中美贸易谈判代表团团长,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现任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WTORI)会长。但在现场,朴素装扮的他与夫人王英(英语专业1978届校友)在熙熙嚷嚷的人群中静静地等候着签到,慈祥而又亲切。当知道我们是英院学生记者后,佟先生便开始用英文来与我们交谈。他激动地说能在贸大60周年庆时回到母校非常高兴,也希望将来可以有更多机会常回来看看。


当谈及贸大未来发展时,他语重心长却满怀希冀,"I hope our university will be more and more famous worldwide."。他希望贸大越来越出名,走向世界,同时能够培养出许多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学者、教授、企业家,成为学术的圣地、人才的摇篮。


一甲子砥砺奋进,盛誉播瀛寰;六十载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作为第一批从贸大英语系走出的毕业生,佟志广先生对英院学生的希望也很高,他认为每个英院人都应当努力将英语学好。在与我们交谈时,他甚至幽默地用俚语自嘲来讲述英文重要性。他告诉我们学习一门语言就不能怕犯错误,如果不敢说,就不可能学好英语。就像外国人在中国说中文一样,没人会嘲笑你,只要你敢于说敢于练。他说希望英院学子将来能在英文上颇有造诣。(记者王佳慧、王桐)



1965届校友詹懋海:走出自己的路


在校庆典礼嘉宾签到处,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转过头来,微笑着说:“对,我就是詹懋海。”


詹懋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翻译系65届毕业生,原国防部外事办主任、总参部少将。同许多校友一样,詹懋海先生说能在校庆60年时跟同学朋友们一起回到母校感到特别高兴,特别是看到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的越来越好。正说着,詹先生当时的同班同学走了过来,两位老同学激动地交谈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对贸大,他希望母校可以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对贸大在校学子,他寄语努力学习。他说希望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能够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多学习些东西,将来毕业后能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出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英语学院是我们原来学习过的地方,原来是叫做翻译系,我是英语班65届毕业,”在谈话中詹懋海先生也提起了当年在校的往事,回忆起来,感受颇多。他还告诉我们对于英语学习还是多下点功夫好,不要学的一知半解。“一门外语要学好不容易,有时只是学了些皮毛。过去一些大学生出去工作连外国人打进的电话都不敢接,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条件很好,资料俯首皆是。”他说现在学生条件好,基础好,就应当学得更好,有水平的经贸人才在社会上还是比较稀缺的。他希望贸大学子能多多学习,越来越好,走出自己的路!


贸大生日,普天同庆,老校友重回母校的激动之情,让整所校园弥漫着与往日不同的气息,这并不仅仅是贸大走过了 60 年那么简单,这是所有人对贸大的热爱。聆听着老校友们的教诲,带着老校友们的希冀,一代又一代的贸大人会骄傲地走下去,祝贸大明天更好!(记者   王佳慧、王桐)



1981届校友高中:回来了,起来了


在人群中捕捉到一抹独特的身姿,看去——是校友高中先生。高中先生是英语学院(一系)的毕业生,受二姐、三姐的影响,和她们一样考入了对外经贸大学。“都说张家父子、王家兄弟,咱高家是一窝!”“在家我们语言不通,有英语、德语、日语!”高先生的幽默让人印象深刻。岁月匆匆流走,但是他依旧活力四射,对母校饱含深深的眷恋之情。因为一家五口都毕业于母校,所以他对贸大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独特的感受。“我总觉得回来了,起来了。我们因为中国的崛起走向国际化,经贸大学也经历了一些风雨曲折,现在又该独占鳌头了!”这是高中先生的体会,更是他对母校的真挚祝福。(记者 张丽朦)




校友寄语


1967 届校友王虹光 : 学校变化很大,这不仅体现在校园的规模上,更体现在专业设置全面,综合竞争力变强。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强身健体。祝福贸大发展越来越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外贸人才。(记者:王桐)    



1967 届校友马宝仁 :当时学校人数不多,专业也不多,英语系是贸大的一系,只有五六十人。我的儿子也是贸大毕业的。希望学院能够继承传统,发扬优势;希望每一位英语学院毕业生都能成为语言过关的优秀人才。(记者:王桐)



1969 届本科校友华有志 :这是自己毕业多年后第一次重又踏上母校的土地,当年学校的建筑还都是小平房,完全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教学楼和优美的校园环境。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专业设置的改变,从最初的只有外语系和外贸系到而今的经管法各种学科全面发展,贸大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多元。在母校的学习为我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标准的发音、流利的口语都对以后的业务发展大有裨益。尽管我校的就业率很高,但在激烈的职场竞争面前,同学们都应该着重增强处理具体业务或具体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希望贸大能飞更高更远,更和国际接轨,为国家培养更多能适应国际化经营的商业人才。(记者季玥)



2002 届硕士校友李军 :我们的学校有牧歌田园式的清新,有鸟有羊有草坪。我们没有像北大清华那样的大的校园或者参天的古树,但是我们学校整个的气氛特点也是无可取代的。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在保持对外经济贸易领域实力的同时,共同建设更加富有人文底蕴的校园。 (记者 张丽朦)